上海2004年7月12日飑线系统中尺度分析研究

STRUCTURAL ANALYSIS OF MESO-SCALE CONVECTIVE SYSTEMS IN THE SQUALL LINE PROCESS ON 12 JULY 2004 IN SHANGHAI

  • 摘要: 利用上海地基单多普勒雷达观测资料反演2004年7月12日17-19时(北京时,下同)上海市一次飑线过程的水平风场结构,并用自动站观测的风场资料、卫星云图以及根据雷达回波和时间的连续性和径向速度的特征是否吻合等方面进行综合检验,结果表明反演风场可对飑线进行详尽分析提供可靠的高分辨率资料.在综合多种观测资料的基础上,对这次飑线过程的中尺度系统进行分析,结果表明:(1) 这次过程是前倾冷锋前暖区3个主要的β中尺度对流单体和新生的小单体共同作用所致,这3个主要的β中尺度对流单体不是通常个例表现的线状排列,而是冷锋前的两个单体与相对方向的一个单体共同作用,在气团的边缘形成强烈风切变;(2) 200多公里长的飑线是由具有独立结构的较小的对流系统串成.在飑线前部存在中尺度的气旋流场,飑线北部末端存在一个气旋流场,南部末端存在一个反气旋流场.而每个单独的弓状回波有自己独立的结构,包括弓状回波后部很强的辐散气流和飑前低压.文中给出了水平风场和回波的结构示意图;(3) 在飑线出现以前,低空存在有利于不稳定天气产生的顺时针垂直风切变,而高层则是逆时针垂直风切变.此外,低层入侵的浅薄冷空气为飑线过程提供形成低层不稳定的又一有利因素;(4) 飑线中对流单体的移动方向与低层风场方向存在夹角,与锋面云带整体向东移动的趋势也不同,但与1.5 km以上到4.5 km左右的西南气流方向相同,即整体向东北方向移动.这种特征可以对系统短时间移动方向的预报提供帮助.

     

/

返回文章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