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 近半个世纪中国区域历史气温网格数据集的建立. 气象学报, (2): 293-300. DOI: 10.11676/qxxb2007.028
引用本文: 2007: 近半个世纪中国区域历史气温网格数据集的建立. 气象学报, (2): 293-300. DOI: 10.11676/qxxb2007.028
2007: CONSTRUCTION OF THE GRIDDED HISTORIC TEMPERATURE DATASET OVER CHINA DURING THE RECENT HALF CENTURY. Acta Meteorologica Sinica, (2): 293-300. DOI: 10.11676/qxxb2007.028
Citation: 2007: CONSTRUCTION OF THE GRIDDED HISTORIC TEMPERATURE DATASET OVER CHINA DURING THE RECENT HALF CENTURY. Acta Meteorologica Sinica, (2): 293-300. DOI: 10.11676/qxxb2007.028

近半个世纪中国区域历史气温网格数据集的建立

CONSTRUCTION OF THE GRIDDED HISTORIC TEMPERATURE DATASET OVER CHINA DURING THE RECENT HALF CENTURY

  • 摘要: 气候序列长度不一致以及由此导致的空间抽样误差在气候变化检测研究中常常产生影响,因此往往需要把全球或者区域尺度气候数据转化为格点气候数据集.文中分别采用修改后的一级差分方法和普通Kriging方法,把中国大陆(共约728个站,不含港、澳、台地区)气象台站1951年1月-2004年12月经过质量控制和均一化的历史气温数据转化为2.5°×2.5°经纬度网格化数据集.对比分析表明应用上述两种方法,(1) 格点化带来的空间抽样误差较小;(2) 格点化后的格点气温序列和站点序列相关程度很高;(3) 不同的方法建立的格点数据集在序列的相关性、距平场的相似性描述方面均非常一致.二者的相关性和相似性也表明文中所建立的格点数据集是比较合理的.最后利用格点化后的气温数据集,分别采取距平平均方法和一级差分方法,对近54年中国气温变化趋势进行了更为准确的估计.不同的计算方法对中国区域气温增暖幅度的研究表明,整个中国区域内近50年气温表现出一致的增暖特点,其中以北方地区(西北、东北)气温增暖幅度最大,个别地区达到近0.6 ℃/(10 a),而最低的长江中、上游地区,年均气温增暖幅度较小,还不到0.1 ℃/(10 a),全国平均的年平均气温近54年来增暖速率约为0.23-0.25 ℃/(10 a),这和其他专家得出的结论是基本一致的,而由于文中对数据集进行了较为系统的质量控制,使得估计结果更为精确、可信.

     

/

返回文章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