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 确定东亚-西北太平洋地区夏季副热带季风建立和活动范围的一种方法. 气象学报, (4): 503-510. DOI: 10.11676/qxxb2007.047
引用本文: 2007: 确定东亚-西北太平洋地区夏季副热带季风建立和活动范围的一种方法. 气象学报, (4): 503-510. DOI: 10.11676/qxxb2007.047
2007: A METHOD DESCRIBING THE SUBTROPICAL SUMMER MONSOON ACTIVE DOMAIN IN THE EAST ASIA-NORTHWEST PACIFIC REGION. Acta Meteorologica Sinica, (4): 503-510. DOI: 10.11676/qxxb2007.047
Citation: 2007: A METHOD DESCRIBING THE SUBTROPICAL SUMMER MONSOON ACTIVE DOMAIN IN THE EAST ASIA-NORTHWEST PACIFIC REGION. Acta Meteorologica Sinica, (4): 503-510. DOI: 10.11676/qxxb2007.047

确定东亚-西北太平洋地区夏季副热带季风建立和活动范围的一种方法

A METHOD DESCRIBING THE SUBTROPICAL SUMMER MONSOON ACTIVE DOMAIN IN THE EAST ASIA-NORTHWEST PACIFIC REGION

  • 摘要: 文中利用1948-2002 年NCEP/NCAR全球再分析资料,1958-2002 年ECWMF再分析资料,中国国家气候中心的618个测站1961-2005 年的逐日降水量资料,采用作者确定的东亚夏季风(EASM)建立标准,探讨东亚夏季风在南海爆发以后继续向北和向东推进活动范围、建立、持续和撤退的时空分布特征,结果表明:(1)给出东亚-西北太平洋地区的东亚夏季副热带季风(EASSM)的定义,计算其建立时间(候)和空间分布,发现EASSM除继续向北推进的方向外,在20°-25° N还有明显向东的分支,以及向西稍偏北的分支,107.5°E以西的季风建立等时线梯度十分密集,而以东的等时线梯度很小,季风建立的等时线的总体以110°-115° E为轴心、明显向中国华北和东北地区凸起的近于折线的分布,表明EASSM先在中国大陆建立,而同纬度的中国近海和两北太平洋地区的夏季副热带季风后建立;(2)撤退的等时线则近于与建立的等时线相反分布,沿120°E的方向凸向南,表明中国东北地区和近海地区先撤退;(3)给出东亚-西北太平洋地区EASSM建立的概率等值线的空间分布,我们尝试定义了<35%概率等值线的地区为其影响的边缘地带,北边界始于黑龙江省北部48°N附近向东南经由黑龙江省南部和俄罗斯滨海省,穿过日本海止于日本北海道南部,其西边界由东北向西南沿中蒙边境止于青藏高原.20世纪90年代北部边缘地带与多年平均比偏南3-5 纬度,而西部边缘变动较小,只向东偏了1个经度.

     

/

返回文章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