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 印度洋海表温度主模态及其与亚洲夏季季风的关系. 气象学报, (4): 527-536. DOI: 10.11676/qxxb2007.049
引用本文: 2007: 印度洋海表温度主模态及其与亚洲夏季季风的关系. 气象学报, (4): 527-536. DOI: 10.11676/qxxb2007.049
2007: LEADING MODE OF INDIAN OCEAN SST AND ITS IMPACTS ON ASIAN SUMMER MONSOON. Acta Meteorologica Sinica, (4): 527-536. DOI: 10.11676/qxxb2007.049
Citation: 2007: LEADING MODE OF INDIAN OCEAN SST AND ITS IMPACTS ON ASIAN SUMMER MONSOON. Acta Meteorologica Sinica, (4): 527-536. DOI: 10.11676/qxxb2007.049

印度洋海表温度主模态及其与亚洲夏季季风的关系

LEADING MODE OF INDIAN OCEAN SST AND ITS IMPACTS ON ASIAN SUMMER MONSOON

  • 摘要: 分析了印度洋SST主模态的时空特征,并探讨其对亚洲夏季季风的影响,结果表明:印度洋SST主模态的主要特征为整个海盆一致的增温趋势,主要具有准3a和准11a周期,在1976/1977年和1997/1998年分别具有两次年代际显著增温.印度洋SST主模态与中国雨区夏季降水有很好的关系,其增温趋势与华北、东北南部、华南东部和西南西部降水减少,长江中下游地区、东北北部和西北地区降水增多具有很好的关系,并与长江中下游梅雨雨量具有较好的正相关关系;其变化趋势对亚洲夏季季风系统具有显著影响,在高空,使南亚高压、高原南侧的高空东风以及从南海、东南亚至西南印度洋的高空越赤道气流减弱,但增强10°-20°N、40°-110°E的北风;在中层,使西北太平洋副热带高压强度偏强,面积偏大;在低层,增强索马里越赤道气流,但却削弱印度夏季季风低层环流,并且在加强东亚地区的低层南风在中国长江中下游地区及其以南地区的同时减弱华北地区的低层西南风;地面,使亚洲大陆的气压升高;与对流层整层垂直积分水汽输送通量的相关分布与低层环流的相似.因此,印度洋SST主模态的上升趋势是亚洲夏季季风趋于减弱和中国雨带南移的一个原因.

     

/

返回文章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