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基于序列均一性多元分析(MASH)和CLIMATOL两种均一化方法,对1960-2021年中国573个气象站逐月蒸发皿蒸发量(PE)观测数据进行非均一化检验与订正,通过对比两种方法检测到的非均一性台站数、断点数、订正幅度等,定量评估均一化结果的不确定性。基于等权重的集合均一化逐月PE序列数据集揭示近60年我国年、季节PE时空演变特征。结果表明:MASH和CLIMATOL均能有效检测出逐月PE序列中的非均一性断点,且前者检测到非均一性台站较少、断点数较多但订正幅度较小。集合均一化序列表明:订正后1960-2021年春季、夏季、年PE全国大部分台站呈下降趋势,分别占比81.7%,80.8%和80.3%,而冬季和秋季57.1%和60.4%台站呈上升趋势。冬季在东北、青藏高原东部、华南、西南(云南除外)呈上升趋势;春季除华东沿海、陕西南部、川渝北部及湖北西部等地区外,其他大部分均呈下降趋势;夏季大部分地区呈下降趋势特别华北以南的东部地区;秋季除东北西北部、新疆西北部、及内蒙古中部延伸至青藏高原东部一带呈下降趋势外,其他地区呈上升趋势;年PE在新疆西北部、内蒙古中部、山东、河北南部及河南、云南中部等地区呈下降趋势。1960-2021年全国平均冬季和秋季PE分别呈0.27mm/10a和1.10mm/10a的微弱上升趋势,春季、夏季、年PE则分别呈-8.38mm/10a、-9.83mm/10a、-16.83mm/10a的显著下降趋势。相对于原始序列,冬季和夏季变化趋势趋弱,而春季、秋季和年则趋强。季节、年PE变化趋势范围均趋小,下降或上升速率大于10mm/10a(30mm/10a)的站点数量均有所减少,显示大尺度变化趋势的空间一致性趋好。春季、秋季、冬季及全年PE分别在1977年、2018年和2020年、2020年及1972年存在突变,而夏季不存在突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