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言板

尊敬的读者、作者、审稿人, 关于本刊的投稿、审稿、编辑和出版的任何问题, 您可以本页添加留言。我们将尽快给您答复。谢谢您的支持!

姓名
邮箱
手机号码
标题
留言内容
验证码

中国地区夏季云量的周期特征和变化趋势

彭艳玉 刘煜 郜倩倩

彭艳玉, 刘煜, 郜倩倩. 中国地区夏季云量的周期特征和变化趋势[J]. 气象学报. doi: 10.11676/qxxb2024.20230008
引用本文: 彭艳玉, 刘煜, 郜倩倩. 中国地区夏季云量的周期特征和变化趋势[J]. 气象学报. doi: 10.11676/qxxb2024.20230008
Periodic characteristics and variation trend of summer cloud amounts over China[J]. Acta Meteorologica Sinica. doi: 10.11676/qxxb2024.20230008
Citation: Periodic characteristics and variation trend of summer cloud amounts over China[J]. Acta Meteorologica Sinica. doi: 10.11676/qxxb2024.20230008

中国地区夏季云量的周期特征和变化趋势

doi: 10.11676/qxxb2024.20230008
基金项目: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Periodic characteristics and variation trend of summer cloud amounts over China

  • 摘要: [资料和方法]利用1961~2010年中国2400多站的降水和云量数据集,根据降水聚类分析结果和中国地理气候特征把中国大陆地区分为9个区域,采用集合经验模态分解法(EEMD)和小波分析提取各个区域夏季日间平均云量变化序列的不同周期信号,[目的]探讨云量变化的周期特征和长期趋势。[结论1]EEMD和小波分析的综合结果表明:中国地区夏季总云量和低云量的气候变化中,主要存在2~4a、5~7a、8~12a和25~32a等周期分量。中国大部分地区云量的2~4a周期是全时域显著性周期,5~7a周期是局部时域显著性周期。这表明云量变化序列中2~4a和5~7a的周期振荡是真实存在的。其中,准3a周期普遍存在且具有较高的显著性和较强的稳定性,是云量序列的主导型周期。2~4a和5~7a两个年际周期信号所占方差贡献比例基本在70%以上。总云量和低云量序列的多周期信号及其分布形势具有很好的相似变化,但在周期长度、方差贡献率和趋势变化上还存在一定的差异,其中,趋势变化的差异尤其显著。 [结论2]从总云量和低云量趋势项可以发现有一半的趋势项结果与线性趋势有明显差异,这反映了趋势变化和成因的复杂性。东北地区夏季总云量50年间总体呈减少趋势,但2000年以后转为增加趋势。低云量在1980年以前处在稳定偏少的状态,之后出现增加趋势,总体呈增加趋势。东部干旱区低云量由偏多状态一直减少,存在显著的减少趋势。西部干旱区夏季总云量从偏少状态呈不断增加趋势。低云量的趋势项也是由偏少不断增加,其贡献率高达61.2%。华北地区夏季总云量1980年以前基本没有变化、1980年以后转为明显的增加趋势。低云量由偏多状态一直减少。华中南部地区夏季低云量是从偏少随时间呈增加趋势,于1995年前后转为偏多,21世纪之后低云量变化不大。华南地区夏季总云量1980年以前无明显变化、1980年之后呈减少趋势。低云量是从偏少随时间呈一直增加趋势。西南地区夏季低云量的趋势项呈先减少后增加走势,以1980年为转折点。青藏高原夏季总云量呈由偏多状态先减少后增加的趋势,以1995年为转折点。低云量的趋势项也呈先减少后增加走势,以1980年为转折点。

     

  • 加载中
计量
  • 文章访问数:  50
  • HTML全文浏览量:  2
  • PDF下载量:  10
  • 被引次数: 0
出版历程
  • 收稿日期:  2023-01-11
  • 录用日期:  2023-09-28
  • 修回日期:  2023-10-07
  • 网络出版日期:  2023-10-13

目录

    /

    返回文章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