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言板

尊敬的读者、作者、审稿人, 关于本刊的投稿、审稿、编辑和出版的任何问题, 您可以本页添加留言。我们将尽快给您答复。谢谢您的支持!

姓名
邮箱
手机号码
标题
留言内容
验证码

东北冷涡背景下三类区域性强对流天气过程时空分布和环境特征对比分析

曹艳察 郑永光 孙继松 华珊 盛杰

曹艳察, 郑永光, 孙继松, 华珊, 盛杰. 东北冷涡背景下三类区域性强对流天气过程时空分布和环境特征对比分析[J]. 气象学报. doi: 10.11676/qxxb2024.20230029
引用本文: 曹艳察, 郑永光, 孙继松, 华珊, 盛杰. 东北冷涡背景下三类区域性强对流天气过程时空分布和环境特征对比分析[J]. 气象学报. doi: 10.11676/qxxb2024.20230029
Spatiotemporal Distribution and Environmental Characteristics of Three Types of Regional Severe Convective Weather Processes under the Background of Northeast China Cold Vortex[J]. Acta Meteorologica Sinica. doi: 10.11676/qxxb2024.20230029
Citation: Spatiotemporal Distribution and Environmental Characteristics of Three Types of Regional Severe Convective Weather Processes under the Background of Northeast China Cold Vortex[J]. Acta Meteorologica Sinica. doi: 10.11676/qxxb2024.20230029

东北冷涡背景下三类区域性强对流天气过程时空分布和环境特征对比分析

doi: 10.11676/qxxb2024.20230029
基金项目: 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其它

Spatiotemporal Distribution and Environmental Characteristics of Three Types of Regional Severe Convective Weather Processes under the Background of Northeast China Cold Vortex

  • 摘要: 东北冷涡是造成我国暖季强对流的重要天气尺度系统之一。为对比东北冷涡与不同类型强对流过程的时空关系及其环境特征差异,基于欧洲中期天气预报中心第5代大气再分析数据和国家气象信息中心提供的逐小时大风、降水观测资料,筛选了2017-2021年4-9月东北冷涡背景下9例雷暴大风型、9例强降水型以及8例混合型强对流天气过程,通过动态合成开展了分析研究。结果表明,(1)三类强天气过程相对于冷涡的时空分布差异明显:雷暴大风型过程,超过70%的雷暴大风出现在冷涡中心的西南部或南部;而混合型过程,超过70%的大风出现在冷涡中心的东南部或南部;混合型和强降水型过程中,短时强降水均主要出现在冷涡中心南部或东南部,但后者发生在冷涡东南部的比例更高;雷暴大风型和强降水型过程主要出现在东北冷涡的发展和成熟阶段,而混合型过程主要发生在东北冷涡的成熟阶段。(2)三类强天气过程的环流形势和环境条件差异显著。雷暴大风型过程多出现在5-6月,一般对应的东北冷涡更深厚,等温线更密集,大气环境偏干,存在气温垂直递减率大和强垂直风切变条件,雷暴大风多发生在冷涡南侧的锋区附近,对流层中高层受干冷空气控制,叠加在低层比较浅薄的暖湿空气之上有利于大气层结条件不稳定的加强,降水粒子蒸发降温形成的下沉气流和地面冷池,叠加锋区辐合更有利于形成组织化的地面强风;而强降水型过程多集中在7-8月,对应的东北冷涡强度较弱,等温线较稀疏,强降水一般出现在锋前靠近暖区一侧的强烈层结不稳定区域内,对应水汽充沛、整层暖湿的环境条件,中低层温差较小,垂直风切变较弱。混合型过程对应的月份和冷涡强度与强降水型过程更加接近,水汽、高低层温差以及垂直风切变等环境条件介于上述两类过程之间,但下沉对流有效位能在三类过程中表现为最大。总体来看,相较于我国中低海拔地区雷暴大风和短时强降水的环境特征而言,东北冷涡背景下的强天气过程对应更强的深层垂直风切变,具有更强的天气尺度动力强迫。

     

  • 加载中
计量
  • 文章访问数:  72
  • HTML全文浏览量:  20
  • PDF下载量:  24
  • 被引次数: 0
出版历程
  • 收稿日期:  2023-02-24
  • 录用日期:  2023-10-11
  • 修回日期:  2023-10-09
  • 网络出版日期:  2023-10-12

目录

    /

    返回文章
    返回